|
|
 |
衛教園地 搜尋: |
|
抽痙與癲癇 2007/8/14 上午 12:01:00 劉建宏醫師 發表
相信各位父母對『癲癇』與『抽痙』這兩個名詞,不會太陌生但又不是太了解;一旦小朋友被兒童神經科醫師下了這樣的診斷,恐怕有如晴天霹靂一般,不知如何是好。所以我用簡單的方式來為大家稍作解釋……
Q: 小朋友一旦有抽痙就是癲癇嗎? A: 不是。 所謂的《抽痙》就是腦部皮質區受到某些因素造成其放電進而表現在肢體上的動作這些因素包括: 發燒、頭部外傷、腦震盪、腦膜炎等等,但有可能在這些因素消失後,就在也不會抽痙了。 但是所謂的《癲癇》的定義是: 先天或後天因素引起的慢性腦疾病,其特徵為腦細胞不正常放電引起『反覆發作』。所以其發作次數一定是超過兩次以上,且兒童神經科醫師認為日後會再度發生。所以癲癇的診斷比抽痙要嚴謹許多!
Q: 癲癇發作的原因有哪些? A: ※腦部發育障礙 ※腦部受傷,包括頭部意外傷害,出生時腦部受創傷。 ※腦部炎症,如腦炎、腦膜炎。 ※腦中風,腦退化或代謝性腦症。 ※腦腫瘤或所造成之後遺症。 ※遺傳因素。 ※不明原因。 所以有很多父母會在門診時提到:“奇怪,我們家族中又沒有人有癲癇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我的小朋友會得癲癇呢?”看過上述的原因分析,便可以知道癲癇並不是只因遺傳因素而得到,還有其他太多的可能性了。
Q:有哪些因素容易誘發癲癇呢? A: ※睡眠不足、過度疲勞。 ※身體不適,如感冒、發高燒。 ※心情緊張,如考試前夕。 ※外界的刺激,如聲光。最著名的事件便是日本卡通【皮卡丘】,在其變身放 電的同時,造成當天許多小朋友也同時『放電』,而至急診處報到。 ※荷爾蒙影響,如月經來潮。 ※本來服用的癲癇藥物突然停藥或減量。
我想經過以上的說明,大家應該對於『癲癇』應該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