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衛教園地 搜尋: |
|
都是蚊子惹的禍…漫談登革熱 (上) 2007/9/2 上午 02:57:00 劉建宏醫師 發表
每年入夏以後,登革熱就會變成一個重要的傳染疾病。因本病在台灣南部較盛行,而在北部幾乎很少見,所以常被身處北部的我們所忽略。但因其為人蚊共通的傳染病,所以其實每個人被媒蚊咬了之後都有發病的可能性,所以北部民眾更應對此較陌生的疾病有粗略的了解。
“…民國96年截至8/28止,累計通報1,123例登革熱,其中460例確定(含371例本土病例及89例境外移入病例)。本土病例主要發生於台南縣市及高雄縣市,境外移入病例來自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新加坡、柬埔寨、寮國、緬甸、馬來西亞及中國…” 《臺灣疾管局疫情通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經由斑蚊…【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傳染給人類。這二種蚊子分布環境及習性簡介如下:
※【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分佈在北回歸線以南,其活動主要在室內。所以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埃及斑蚊為重要的傳染媒蚊。
※【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後者分佈遍及全島,但大多數均生活在野外。
在台灣前幾次的大流行都分布在南部,包括高雄、屏東與台南等縣市,而其它地區偶爾也有零星的小流行被報導。根據病毒基因序列分析顯示,台灣歷年來之登革熱流行絕大多數源自境外移入,但近幾年來的流行則發現以本土型居多。 ☆ 傳染方式 人被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叮咬而受到感染 (★重要的是人不會直接傳染給人)。病媒蚊經叮咬病毒血症期的病患 8∼12天後,則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其時期可能長達幾個月。一般認為人與病媒蚊間的傳播循環為唯一的傳染途徑,但在馬來西亞西部與西非,另有猴子與病媒蚊間的傳播循環報告。
☆ 典型登革熱之臨床症狀
1.潛伏期:約 3∼14天,通常約 3∼8天。
2.前驅症狀:在發燒的數小時至12小時前,可能有頭痛、厭食、背痛、頭痛、臉部潮紅、蕁麻疹等前驅症狀。
3.發燒:體溫驟然昇高至39°∼40℃,而持續3∼6天。有時會呈現雙峰型的發燒(一天燒二次),於第3天起體溫下降1∼2天後,再度發燒2∼3天。開始發燒時,會有畏寒情況。
4.疼痛:與發燒同時,頭痛將更劇烈。在24小時內,病患將訴苦極度的骨痛、關節痛、肌肉痛、背痛,而這些疼痛會使病患極為難受因此又有斷骨熱(Breakbone Fever)之別名。 另一重要的特徵是轉動眼球或按住眼球時,眼窩後部會感覺特別的痛。
5.發疹:約於發病4—7日後,明顯的疹子將出現,先從手腳開始,進而擴散至軀幹。有時像斑狀丘疹,有時似猩紅熱紅斑,有的發疹會引起搔癢。有些病患會有非典型的發疹,也有不發疹的。皮疹將於發燒末期,或退燒後消退。
|
|
|
|